親生、親生,是否未曾遭逢過懷胎十月,就不懂得孕育生命的艱辛?
在國外做研究的張罄,長時間與妻子分隔兩地。想要自己孩子的他,決定待在家裡做研究,並且努力「做人」。然而之前因為過度忙碌而數度流產的太太方韻,不願意再嘗試懷孕辛苦的過程。在想要孩子的心情下,他們決定尋求代理孕母的協助。溫柔的李妍符合他們的條件,一同生活了一年,從孕前到孕後,他們三人的情感也在逐漸改變。
其實結局還滿容易猜測的,大概就是代理孕母對孩子的感情,以及沒有面臨懷孕過程的媽媽的心情。但我原本以為會有男女之情的異變,沒想到完全沒有描寫到這一塊,反而更純粹的去敘述兩個媽媽(親生&代理)的心情,讓這部電影顯得相當的細膩。而他們常浮現的困惑,是否一定要從娘胎生出來才算自己的孩子,也讓螢幕前面的我們陷入思考。
如果非得打娘胎出來,那方韻後來就不會因為母性而收養小孩。那是一種對於親情的認同感吧,當小孩認同自己是母親,自己也才會湧現母親的意識。只是當孩子都是別人生,別人撫育,自己也就比較難體會那種親子的感覺。這不是誰的過錯,但卻是很艱難的課題。但我也會想,男性從來就不會自己生小孩,為何就能夠有爸爸的意識呢?接受代理孕母這件事,說不定爸爸會比媽媽容易的太多太多。
懷胎十個月,也許真的是讓一個母親體會生命的過程。
◎Note
20130703@真善美 with 包子
感謝聯影Grace邀請:)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