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0320@絕色 with Lu / 本文參加用BloggerAds可享受免費看電影活動
非關奧斯卡,我是為了曾經讀過的原著《Q&A》去看這部電影的,記得當時讀到這本書的悸動,也許結局顯得太過完美,但主角曾經歷經的苦痛不會因此逝去,在獲得解答的那一刻,誰都會原諒這過度美好的結果,也許這不是必定會該得到的,卻是他命中註定得到的,對,就是命中註定。
當這樣殘酷而美好的故事改編成電影時,必定會呈現出不同的風貌,當然那獲取百萬的骨幹不會更動,主情節卻已然變調,那十二個問題所交織出的故事,已從個人的災難經歷,成為主角傑默愛情的崎嶇道路,這樣的改變固然是為了電影的效果,愛情畢竟是亙古不變的美好題材,卻激盪出了另一種燦爛的火花,使得電影展現出獨特的娛樂價值。
我無從置喙這樣子的改編是否完美,但我的確相當享受電影的每個部份,無論是幼年傑默、少年傑默到青年傑默,他截至目前為止的人生,都牽動著觀眾的一顰一笑。印度是個離我太遙遠的國度,貧民窟更是我所沒有想像過的世界,藉著這部電影我才一點一滴的稍微有點了解,而那可能只是滄海一栗,傑默所曾經體驗過的痛苦,不是我們這樣看個電影就可以想像的,縱然在那個當下我們感到可憐或悲傷,卻也可能馬上就忘記了,畢竟事不關己,就會漠不關心。
電影中的愛情故事固然美麗,在傑默藉著這些人生體驗作答時,總有種揪心的感覺,雖然那只是一點點的感受,可能就像我前面所說的一下子就忘記了,但有可能會有人因此感受到些什麼,或能夠做些什麼,我覺得這是媒體所能發揮的一點點效用,雖然微不足道,但聚沙就能成塔,積少就能成多,總會有些用處的。
我還滿喜歡電影裡面的小演員們的演技,他們的眼睛透露著各種情緒,喜悅、害怕、驚惶,台詞不需太多,觀眾就隨著他們的表情或喜或悲,雖然這是電影的效果,可是當想像起這個世界有個角落就像他們所經歷的一樣,想起來就很驚慌,而這些貧民窟的人被歧視、被看不起,如同傑默上節目的待遇,他的獲獎就像是替所有貧民窟的居民帶來了希望,只要一個瞬間,就能過不同的人生。
其實人生就像這樣,一個決定或一個選擇不同,可能就會成為截然不同的翻盤。如果當初傑默他們並未接納拉蒂卡,沒有帶著她一起逃亡,如果他們不曾相信馬曼,如果薩林不曾投靠札威,很多如果的構成,才會有後來的他們,傑默與拉蒂卡的美好結局,是他們用過去那不堪回首的苦難所換取而來的,這不是必定如此,是抉擇使然,人生就像是百萬大富翁的競賽,一旦選錯,機會就失之交臂,他們只是命中註定如此,如此而已。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