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0621@真善美 with 友人C、友人W、友人L、友人P $200元

好一陣子沒有看電影,一看就是長達159分鐘的早場,電影若是不夠生動,前一天失眠到輾轉反側的我想必是會非常辛苦,友人L找我邀集有興趣的朋友,很快的就敲定,難得想要一同前往的友人W,想要挑戰自己早起的極限,特地選定的這個時間,挑戰著眾人的精神與耐心,平常總忍受不住爆米花咖啦咖啦聲響的我,在面對如此漫長的情節也就只能跟著咀嚼幫助提神了。

故事是從一個看似理所當然的審判開始的,昭然若揭的證據、各懷心事的陪審團,一句「有罪」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,但卻因為其中一位提出的質疑,讓這個審判過程不得不發展下去,擺在眼前的是不是就是事實?多想一點就可以為這個車臣男孩帶來一丁點的生機嗎?

十二位陪審團,代表的是十二種不同的階層與社會地位,在他們討論、爭辯的過程中,可以發現一些民族間的對立意識,甚至是社會地位不同所帶來的歧視,根深蒂固的觀念往往無意間左右了自己的潛意識,藉著探索、假設甚至是犯罪現場的重建,審判的決定也逐漸地從「有罪」偏向「無罪」的一方。

我始終不能確定這個判決是對是錯,故事中也沒有講明這一點,雖然也有可能是我看到失神而未曾理解,那若隱若現的戰爭場面,及軍官良善的收養行為,卻讓人忍不住質疑起人性,當然更讓人衝擊的卻是那十二個人的反應,當主席提出他認為「無罪」卻應該判決「有罪」的觀點之時,我看見的是眾人推卻責任的自私,卻也看見大家想要拯救男孩的良善,我同意為了一位毫無關係的陌生人,他們已經付出夠多了,隔著螢幕思考著事件的我們,卻總忍不住想要要求更多。

每個人改變判決都有一個自己的原因,與其是在挖掘男孩的罪行,我卻覺得像是在探索這十二個陪審團的人生,撥開他們心靈最深處的傷口,大喇喇地呈現在這些以前從來不認識,未來可能也沒有機會再見面的陌生人之前,與其說他們判處的是男孩的無罪,更多的感覺卻像是在救贖過去某一部份的自己。

以一個推理迷來看這個故事是有點不切實際的,導演始終不想告訴我們事實的真相,拼拼湊湊的全是那些陪審團的想像,不管是對是錯我們都只能接受,可能會發展成A,卻也有可能走向B,也許合理,也許只是臆測,但換來的卻是一個男孩的自由與未來,我總忍不住想起在看《迷幻公園》的時候,好像抓住了一點什麼,又沒有抓住的疏離感,就像那原先困在體育館裡的鳥,奔向窗外的天際那一瞬間,雖然有所生機卻前途多舛,那個男孩不也是這樣嗎?

看這部電影有個疑問,為什麼陪審團沒有女性?是時代背景還是性別歧視?但在法庭上卻是有看見其他女性,因此讓我不解。而最後以女性特有的嫉妒來當作駁斥的原因讓我不滿,嫉妒是人的天性,非關男女。那個驚鴻一瞥的金屬光澤,究竟想要表達的是些什麼我也不太明白。體育館真是一個方便的地方,什麼道具都可以找到。整體而言,這是部好電影,不過請睡飽跟吃飽再去看,不然會很累跟很餓。聽說舊版很棒,有機會要找來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