還記得讀書會第一期讀完《鏡姐妹的飛行教室》時的怨聲載道,也還記得我雖然不甚喜愛卻還是把佐藤友哉的作品找回來看,而且只剩下《聖誕節的恐怖份子》還沒看完,《孩子們的憤怒憤怒憤怒》被選上是讓我有點驚訝的,大家的口味果真是詭異的難以預測,雖然我很想看這本書,但卻不覺得佐藤友哉的作品是容易討論的東西。
《孩子們的憤怒憤怒憤怒》講的是孩子們的故事,其實是有點難以入口的,我這麼說並不是表示這本書很難看,而是整本書的氛圍有一種令人不適的感覺,世事萬物突然變的從惡的角度來觀賞,孩子並非總是天真無邪,有時所經歷的苦痛,或許是成人們所難以理解的。
怎樣的年紀叫做孩子?怎樣的事情會讓人憤怒?孩子們的世界或許較為單純,但是所突顯出的惡與痛苦反而更為明顯,孤獨、恐懼、殘忍、崩解、無奈與漠然,這類負面的情緒一再地在故事中發生,也許是因為過去幾次閱讀佐藤友哉的經驗,這次的閱讀我彷彿是隔著一層薄膜,故事裡的情緒影響不了我,我卻也影響不了故事裡的結局,看著角色們的墜落,總是覺得不夠真實,這個時候的我,是不是變成了一個殘酷的大人了呢?
其中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應該是同名短篇<孩子們的憤怒憤怒憤怒>及最後一篇<娃娃人>,這兩篇都讓我看到了孩子們情緒到達沸點的行動極限,其實每篇都是,只是這兩篇書寫的情感對我來說特別的強烈,有時間或許我會再看一遍,但也不太想再看一遍,太殘酷的故事難以消化。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