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年後再讀《放學後》,還是覺得「動機」很厲害。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這個動機真是微不足道,但我覺得在那樣的心理狀態下,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並非不可能,因為兇手被奪走的是他的尊嚴。而在那個當下,或許「尊嚴」正是他最珍視的事物。

故事是這樣的,在清華女子高中執教的前島老師,三番兩次受到生命的威脅,但一直到數學老師村橋死在更衣室裡,以及竹井老師在化妝遊行活動中被害,這件事情才受到重視。一直與學生們保持著若即若離的前島老師,在這個事件上卻愈來愈投入。一方面他想知道事件的真相,另一方面他也擔心真正的被害人其實是自己。

殺人手法與謎團什麼的我就不講了,我一向不擅長破解也不在意,而且這本也不算非常特別。正如我前面提過的,我覺得厲害的是「動機」。前島老師所在的環境是女校,高中生正是要跨越成人與小孩界線的年紀,而女孩子又特別敏感。然而不同的老師,對他們的看法與影響就會各有不同。對他們來說反而像是前島這種若即若離的老師還好一點,太過親近或太過疏遠,都會讓他們厭惡。

而殺人的悲劇,正是因為師生關係的破裂而造成的。當一個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感不再,甚至是感覺到自己受到異樣的對待,對學生來說是很敏感的。尤其學校是學生無法逃離的場所,形同於被巨大牢籠所禁錮。於是當兇手覺得自己與老師信任的牽絆斷裂,心理的壓迫不是輕易能夠解決的。因為被極端的情緒所逼,因此也就採取了極端的手段。

不管是以前或現在,我都覺得動機算是可信的。因為如果當我自己發生同樣的處境,我應該也會悲憤的想死。(有雷我要反白)誰能夠接受自己自慰的時候被老師看見呢?更何況後來老師們可能還投以異樣的眼神,那種感覺想必很不舒服吧。小說另一個有意思的地方,是看似兩個案子,但實際上卻增添了前島老師的生命危險這個複雜的因子,因此讓整個謎團更撲朔迷離。其實他本人的個性,也為他帶來了慘痛的悲劇吧。

這本小說已經絕版了,不過尖端出的漫畫相當忠於原著,許多重要的台詞都有保留,氣氛也營造的很好。雖然是發生在校園的少女漫畫,但因為推理元素也不會畫的太幼稚,滿值得收藏。我想小說應該會有其他出版社接手重出,畢竟東野圭吾現在這麼紅,找不到小說的人就看漫畫先吧!

佈滿殺機的《放學後》 (以前的心得,意外的寫得很長)
→到博客來看看《放學後》(漫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