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為一名資深的五迷,其實在今年台北電影節的時候,就搶先朝聖了這部片。和以往跑影展的經驗不同,看電影時很明顯的感受到這是五迷的騷動而非影迷的騷動。如果說五月天的演唱會是一種造神的活動(當了這麼多年五迷我都覺得我加入了邪教),那麼【現場‧戰場‧夢工場】則是將他們打入凡間,讓我們看看這每一次大規模的儀式裡面,他們與幕後工作人員傾注了多少心力在裡面,最平凡的一面。

我覺得這是一部適合任何有偶像的人看的電影,你可以不需要是五迷,雖然記錄的是五月天的演唱會,五月天在這部電影裡不全然是主角。主角是那些在他們背後默默努力,創造回憶的一群人。演唱會沒有辦法重來,電影裡演唱會製作人洋公說,不論做得怎樣,時間到了演唱會就是要開始,時間到了就是要結束,這就是Live。然而這短短四五個小時的燦爛瞬間,卻是他們傾盡全力做出來的樣貌。有太多不可預測的因素與磨難在挑戰他們的神經,每一次演唱會就是一場硬仗。

我們常常在演唱會上看見五月天光鮮亮麗的模樣,但這部電影卻把他們私底下邋遢、平實又口沒遮攔的一面記錄下來。還有那些工作人員,一場演唱會有多少細節要注意,我們觀賞的是幕前,但他們都在幕後默默的努力,這就是Live。燈一亮,他們就隱身在黑暗裡面,卻是除了台上藝人以外,每一場演唱會最重要的支柱。

電影裡提到一個很棒的概念,演唱會是獨一無二的經驗,雖然觀眾可以在家裡聽Live CD,或看Live DVD幾百次、幾千次,但與幾萬人一起呼吸一樣的空氣,和幾萬人一起被撼動,甚至在那個當下,想到的那些事情,都會成為日後無可取代的記憶。試想,誰會在家裡看Live DVD時放上燈光效果,又有誰會能夠把自己家裡變成超大型KTV,那都是很不一樣的。

我至今仍記得我去的每一場演唱會的片段、和誰去了或台上發生了什麼事情,也許記憶會逐漸模糊,但總有一些恆久不變的東西會留存,在適當的時刻喚起。我至今還記得我第一次去的「你要去哪裡」台北演唱會,那天是颱風,當年還沒有劃位入場這麼先進的機制,我和妹妹一大早去等待。結束以後,因為會場離家裡很近,所以匆匆搭上公車,趕著十一點的五月天「今夜好不好」廣播節目。現在想起,原來當年五月天的演唱會並沒有超過十一點。

這部電影真的很推薦大家去看,這不是一部歌功頌德的電影,只是很平實的分享大家他們製作演唱會的過程。只要曾經去過任何一場演唱會,都會對演唱會的製作過程很有感覺。當初去台北電影節看的時候,策展人塗翔文先生說他之所以選這部片,是因為做一場演唱會和做一個影展很像,都是所有的工作人員拼了命的努力,只為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可以成功執行。也許歌迷如我,看這部電影只是一種朝聖的心情,但我想這部電影可以探討的東西還有更多。畢竟每個人活在世上,不都擁有屬於自己的現場與戰場嗎?

◎Note
20130718@光點華山 with 歐青 (台北電影節)
20131022@信義威秀 with cros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