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次金馬影展最後一部看的寶萊塢單元電影,主要敘述窮困的農兄弟因為籌不出錢來還債,向政府官員請求協助,誤信自殺可以拿到賠償,最後引發大眾媒體注意而被迫自殺的故事。當自殺變成眾人的矚目焦點,究竟是該死還是不要死才好呢?

我很喜歡故事裡面的一個記者的質問,這個社會有這麼多農民被迫自殺,卻偏偏只挑選主角來報導究竟是為什麼。在他的困惑中,可以發現到媒體的譁眾取寵,看似關心貧苦農民,實際上也只不過是因為收視率而執著在這個主題上。一旦沒了那個價值,他們就會當作沒這回事。

電影中也看見政府官員的推諉,他們用主角所經歷的問題立了一個法案,然而制定法案的單位與執行法案的單位,完全就沒有產生共識。他們只是說說漂亮話了事,看似解決問題,其實根本沒有解決。他們所在意的只是人民的選票與支持率,對於人民的福祉則漠不關心。反正不在自己眼前,就沒有必要去注意。

整個故事精闢地點出了印度的社會問題,雖然電影是用一種搞笑的方式,將想要自殺的主角當成焦點,每個人熱切期盼結果出現的模樣又很荒謬,就連小孩都直問爸爸死期,看起來真的滿好笑的。可是這背後隱含的困境,卻讓人心有戚戚焉。有一種苦中作樂的感覺,然而到了最後又不是什麼皆大歡喜的結局,事情始終沒有解決,還是懸在同一個地方。換來的只不過是官員的漁翁得利,他們賺了選票,人民還是賠了生活。

故事節奏其實不算太快,每個人都在等待那個死亡的時間點,到最後還引來攤販守候,只能說看熱鬧是人的天性。不若以往我看的寶萊塢電影熱歌勁舞,也沒有華麗的佈景。這就是很寫實的印度生活,直指我們平常不會去思考的問題,是一部發人省思的電影。雖然我想片商大概不會引進這麼嚴肅的片型,不過我還是很慶幸有看到這部真的很不一樣的寶萊塢。若是有其他機會,歡迎喜歡印度電影的朋友也找來看看囉!

◎Note
20101117@新光影城 $18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