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段戀情,我總以為故事的主角其實是梁楚蒂。克萊兒的戲份太少,或許該說她在威爾的心中份量不足。相較於楚蒂形象的鮮活亮眼,克萊兒不過就像一個不諳世事的女子,寂寞而沒有自我。當然隨著時間的流逝,大環境的更迭,她也開始蛻變,只是對我來說終究還是不夠,不夠堅決,也不夠突出。這終究是鋼琴教師的「情人」的故事,而非「鋼琴教師」。

故事是一種從天堂掉落到地獄的感覺,從衣香鬢影到烽火連連,對這些一向對於戰爭沒有意識的外國人,無疑是一種天外飛來的災禍。人在異鄉,即使政府要救援也是天高皇帝遠。更多的可能,其實是成為犧牲品,成為沒有人關心,只能自生自滅的海外流民。

戰爭是這麼的殘酷無情,再有修養品德的人遇到也免不了暴露出最深層的人性。當生存只剩下溫飽與安眠,又有誰會在乎形象與風度。能夠掙得生存的機會,人總是無所不用其極,出賣自己的身體或靈魂,已經變成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。如果可以,誰會想要讓自己鑽進死胡同裡呢?遇到戰爭,有多少事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。

我不喜歡威爾的漠然,或者默然。他對楚蒂或是克萊兒,都是一樣的,一樣的自私。當然在與楚蒂的那一段,他其實是有付出他的真愛,但最後或許是懦弱,或是求自保,不得善了。可是與克萊兒,他只不過是以自己的欲望換取對方的愛。傻傻的克萊兒就這樣被他吸引,卻換來名譽掃地。不過外遇這種事,本來就雙方都有錯,無法抗拒威爾的克萊兒,還有明知對方是有夫之婦的威爾,根本就是潛意識下的共謀。

跨越了時空,過去的往事造就了現在。克萊兒其實是個不在其中的中立者,少了她的存在,或許故事仍舊會這樣下去。但也正因為她的出現,才慢慢剝開那些故人內心的秘密與瘡疤。雖然讀到中間的時候,就能意識到楚蒂的處境並不安全,但她的陡然消失卻是令人亟欲得知的謎。曾經人見人愛的威爾,為何到了後來會成為這個樣子,我一開始其實並未意識到克萊兒所在的陳家,就是楚蒂的親戚陳家。命運牽繫了彼此,成就了這個故事。

我並不喜歡這個故事,或許是因為太過陰鬱與私密的氛圍,讓我感到惆悵。面對那些戰爭的惡質與無奈,我揪心卻無能為力。即使這終究只是故事,但仔細想想那些事情又何嘗不曾發生過。生活在這個平安的時代,回顧過去有時候確實是挺殘忍的一件事情。我們也許無從經歷,光憑想像就已經足夠感到痛楚。記得在書中看到英國女士(我已經忘了是誰)嗤之以鼻的對威爾說:「我們英國士兵才沒有這麼殘忍沒風度。」我不禁苦笑,處在這種緊張又一觸即發的戰爭環境裡面,誰都會變得面目可憎的。

我慶幸自己處在這個安樂的世界,也許生活並不順遂,也許每天仍有許多困難必須克服。至少我們不需要面對戰爭,面對那種無法掌握的處境,去感受難以承受的環境。想起這個世界還有許多地方戰火不斷,就為他們感到哀慟。或許這其實是一本關於愛情的小說,對我來說卻是一段關於戰爭的記述,殘忍而又寫實,即使它是虛構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