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國與法國向來是個性大異其趣,風俗習慣也大不相同的兩個民族,在讀不少英式小說時,總會不經意地發現英國人老愛這裡調侃一下、那邊嘲笑幾句法國人,當故 事的情境來到巴黎,身為不列顛民族的保羅,帶著英國的茶室文化來到巴黎開發新的市場,卻因為自身的民族性與格格不入,鬧了相當多的笑話。

其實這一整本書都很好笑,爆笑到我覺得大家都應該要自己去瞧瞧,而不是看我在這裡胡言亂語一些不知所云的心得,然後完全不知道有趣在哪裡,當掀開書的那一刻起,請拋開矜持,用力地融入巴黎的環境,雖然我個人是比較喜歡英國人拘謹的性格,但當理性遇上感性,一絲不苟撞上大而化之,環境會改變人性,習慣了就會融入環境,冥頑不靈絕對不是文化融合的上上策,三不五時的喊聲「賽啦」也可以發洩情緒、調劑身心。

我一直以為巴黎是一個崇尚美學的都市,大概是因為什麼時裝展的消息聽太多,被報章媒體洗腦過頭,但從作者的字裡行間卻讓我窺見巴黎真實的一面,有了完全不同的認識,除了那些似乎隨時散發著費洛蒙的男男女女,遍地黃金也是一絕,眼也不眨就可以吃下味道濃重的食物,這一招我可學不來,無時無刻都會有的罷工日, 更是讓我嘆為觀止。

每個地方都有自己所不同的文化,英法不僅在歷史上有著類似對立的關係,在民族性上也有著微妙的衝突,當然我相信大不列顛民族大概也有放蕩不羈的一面,而浪漫隨性的法國人也有想認真的時刻,不過同一個民族聚集久了,總是會互相渲染,正所謂近朱者赤、近墨者黑。

於是就算保羅再怎麼不屑,卻也愈來愈有法國人的架式與習性,每當閱讀他心中那英國心態與顯露在外在的法式性格,總讓我不由得會心地一笑,畢竟要真心的認同曾經厭惡至極的文化,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,記得前不久讀過的《世界搜藏家》裡的柏頓,為了讓自己可以實際的學習到其他民族文化的精髓,甚至不惜改信其他宗教,穿上他國的服飾,這一切都是要先發自內心感到認同,才有可能去做到,而且不會後悔。

反觀來說,要讓一個人快速的融入某個文化,其實只要把他丟在那個地方一陣子,就會自然而然地改變,縱然不能轉換心態,卻也可以改變習慣,因為不學習融入就無法在這個地方生存下去,人是群居的動物,需要旁人的幫助,特立獨行很容易會受到別人的排斥,不過我也不否認有人可以只靠自己一個人生存,但對我來說還真沒辦法,《巴黎,賽啦!》是一本可以用最輕鬆的心態去閱讀的書,但仔細想想卻蘊含著深刻的意義,雖然搞不好只是因為我想‧太‧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