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少人沒聽過「潘朵拉盒子」的寓言,故事是這樣的:潘朵拉得到了一個盒子,給她的人告訴她絕對不可以打開這個盒子,但人的好奇總抵擋不過承諾,愈是禁止就會愈想要去做,於是潘朵拉打開了這個盒子,也釋放出各種原本不該存在這世界上的東西,幸好最後還留存著「希望」。

《潘朵拉處方》正是說著這樣的一件事,一件不欲被公開的醫療報告因故被特勤局的探員發現,這名探員決心將這樁內幕公諸於世,但整個國家的氛圍並不容許這樣的事情被揭露,就像是潘朵拉的盒子一般,這是一帖極為有效卻殺傷力極強的處方,牽涉的層面太廣,掩蓋在事實之前的是暗潮洶湧,到底這又是一件怎樣的事件 呢?它是不是在揭露之後,還能給人們帶來希望?

在讀這本書的時候,我不知不覺地被其中謎團所吸引,其實小說裡面並未真正出現一個「處方」,取而代之的則是一件神秘的傳真,但這個傳真正是指引原本與事件毫無相關的崔維斯,一步一步踏進危險漩渦的中心,一切都指向阿波羅檔案那不欲被公開的內容。

小說的出現的人物不多,很快就可以鎖定幾個核心人物,甚至還埋了幾個恰到好處的伏筆,讓我讀到最後有被耍了一陣的感覺,整本書的節奏明快,並且巧妙的與甘 迺迪被謀殺的謎團綁在一起,若不是因為文案已點明這和醫療體制有關,大概讀了大半本都難以引導我想到這方面,而背後揭露的議題,也相當耐人尋味。

當一項政策牽扯進來的是眾多關係人,說了是傷害,不說也是傷害,那究竟是要選擇說、還是選擇不說?整個社會就像一個共犯結構,不僅小說裡面提到的醫療如 此,就連教育、政治都是這樣,因為好學歷是普遍認同的價值,所以即使課後補習並非正常的教學方式,大家仍趨之若鶩;因為立法院吵架打人是家常便飯,所以民 眾就睜一隻眼、閉一隻眼,無可奈何地在電視新聞上收看。

整個社會都呈現一種病態的現象,而這種病態卻是由集體意識所導致的,想要根治勢必很難,就算有人想要抵抗,也容易淹沒在群體的無視之下,究竟這個世上還留存著多少像是「阿波羅檔案」這類的事實,還有多少潘朵拉的盒子,讀著《潘朵拉處方》,我不寒而慄的想著。

延伸閱讀
《潘朵拉處方》試讀 by jizer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