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我自己沒這麼喜歡戰爭片,會進電影院看這部片單純因為諾蘭前幾部電影給我的印象還不錯,很想看看以他的方式拍出來的這類片型會變成什麼樣子。看完出來覺得還滿有意思的,故事聚焦在海陸空三軍,好像甚麼都沒講,但其實又講了很多。
不論是無名小兵渴望逃出生天卻一再地被攻擊、遇到同儕排擠,每個人到了危急關頭只為自己的姿態,不能說是醜態,但那就是最原始的樣貌;飛行員遇難而獲救的瞬間,為了自己國家興亡而奮戰到最後一刻的模樣;一般老百姓被徵用船隻後努力救人的態度,害怕回到敦克爾克的軍官,這些都是人類的各種面向。
電影裡面用了三種時刻去描寫這戰爭事件的經緯,時而刺激緊繃,時而又漫長難耐,或許正顯示出戰爭時間的難捱與痛苦。沙灘上那四十萬渴望逃離的軍人,到了靠近家園卻又害怕被批評的心情,只不過是因為想活下來,卻因為背負著國家大義而似乎罪該萬死。然而這四十萬人的撤退大行動宛若奇蹟,若非天時地利人和,我想也不可能這麼輕易地成功。
看完回家後查了一些資料,知道這場行動並不若電影拍得這樣簡單,還有著許多戰爭因素及敵方的軍事策略促使成功,但大概都不是這部片的重點。或許這部電影只是想要用這樣的事件,凸顯出戰爭的無情與無力,以及人性在這種時候顯現出來的試煉。看似戰爭片的外觀,卻相對令人感到詩意的發展。人與人之間尚存的一絲美好,危急關頭之間能夠互相捨棄的那種自私,都是每個人可能的模樣,在這種時候怪不起任何人,或許也只能怪戰爭如此,如此而已。
發佈留言